字体大小:

是什么禁锢着我们

不知从何时起,或者是从某一件事情开始,养成了每天都要看新闻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迷恋。早上起来吃过饭后,上班的工作间隙,晚饭过后,一有时间都会打开电视或是用手机看会儿新闻,大到国内外的政策时事,小到地方的民间轶事。也许是到了愤青的年龄,也许是看多了世间百态,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东西禁锢着我们,让我们从无助变成无知,又从无知回到无助。

我不想对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当现象品头论足一番,更不想“慷慨激昂”的去诋毁谩骂某些道德败坏的人和事,这么做的后果,也唯有加入了这些不当的队列当中。其实很多人多少都会有些感触,有些国人的素质为何这么低,就像从习主席上任到现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为何中国的贪污腐败会这么严重,惊了国人,也惊了世界。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茫然、无助。

前段时间结完婚去了泰国,一个东南亚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中国家,随行的导游是泰国人,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几天下来彼此也熟悉了,便开始对两个国家在各方面的差异侃侃而谈。原来每个泰国人的一生中,都要当一次和尚,还要沿街化缘,但出家的时间长短没有约束。问起导游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要当一次和尚,他的回答中带着一丝的自豪—为的是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报答养育之恩。泰国的大多数年轻人婚后会选择和父母住在一起,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赡养老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大家庭的亲和感。联想起自己在新闻中听闻的国内老人儿孙满堂却无人赡养的种种现象,也不禁脸红惭愧。在泰国的几天时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里的美景美食,而是他们的风俗与文明,导游打趣的说泰国人有两个慢:“说话慢,做事慢”,但是就我的所见所闻中,他们的慢,可以理解为说话礼貌,做事认真。回到国内,连同导游在内的几位泰国人的疑问始终萦绕在心头:不明白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将孔子的道德礼仪思想作为必修的课程流传下来。回想自己的求学生涯,已然想不起来《思想品德》与《语文》书中讲到的关于孔子的道德礼仪的知识有多少,更忘了高中与大学这段人生重要阶段的课程中还有多少涉及了道德礼仪。

也许我找到了禁锢着我们的是什么,是没有信仰,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被“人为”的忽略了。我并不承认什么“民族劣根性”,至少古代的老祖宗们,他们传承的道德礼仪影响了几代人,也被临国日本、韩国学以致用,延续至今,更甚至于到了争抢孔子是本国人的程度,何来的劣根?中国的人口数量已近14亿,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而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宽,又会有大量的新生力量产生。如果国人依旧没有缺乏信仰,追名逐利,很难想象只靠经济的日益发展促成的物质生活会是怎样的一座空中楼阁。

作为芸芸众生中,一个对社会现状的渺小发问,不可能激起多大的浪花,更不可能设想着翻云覆水,只想依靠自己通过取他人之长所得来的些许感悟,慢慢影响身边渴望拥有信仰的人们,尝试着去打破禁锢。作为一个民族的后辈,作为一个社会的砥柱,我们理应为现在的社会现状做些什么,而不是一再重复着无知与无助。

道德与素质,文明与礼让,亲情与责任,这些看似必备的词语我们只有扪心自问的时候才会“良心发现”,我们对父母的责任义务尽了多少,我们对儿女的教育又做着什么影响,乃至于我们对社会做了多少正面贡献。不管是从小到大接触了多少关于道德礼仪的教育,也不管周围的生活环境如何,保持住最纯粹的人性,坚守住最道德的观念,从自己做起,影响周围的人,就是为民族负责,为社会负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集团公司: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