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发布时间:2015-4-3 16:44:08 阅读:11100次
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地炼“调和油”,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垦利县,以及滨州市一些私营企业石油化工厂存在利用各种添加剂来调制汽油的现象。这种调和汽油含甲缩醛,易造成汽车线路漏油,挥发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油品质量关乎国计民生,调和汽油的危害不容轻视。这种调和油被称为“毒汽油”,存在已久却屡禁不止,一时间地炼油品质量问题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需要明确的事实是,调和本身是汽柴油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加工环节,原料经过一定比例合理调配后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而且随着中国汽油需求量的增长以及油品升级的要求,调油组分的市场需求依然是客观的。虽然调和是正常加工程序,但是必须按照严格的比例进行调和生产。为降低成本,追求更大利润,一些企业私自改变配方,在调和汽油中大量添加甲缩醛、甲醇、碳酸二甲酯、非芳烃等化学原料,导致化工调和汽油质量问题频出,此次曝光矛头直指山东地炼,也让不少合法的山东地方炼厂无辜“躺枪”。
公众多数为非专业人士,暂时还无法分辨炼厂调和油与甲缩醛调和油,担心“毒汽油”的非法流入及危害在所难免。但据笔者了解,目前山东当地的调油商大多不敢出手,就连正规的调油商也都处于观望状态,山东地炼汽油销量下滑受此连带影响。可以说此次曝光颇具成效,让非法商家无处躲藏,但也不应“一竿子打死”正规地方炼厂这种合法合理的操作工艺,让下游商家讳疾忌医。
笔者认为,从去年下半年税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到今年九部委针对车用燃油的专项整治,再到3·15对非法调油的曝光,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非法调油商。部分灰色地带的调油行业被逐渐规范,行业持续调整带来部分非法调油商将被淘汰。
重新审视整个事件,这样的汽油以“低廉”的价格打开了不少市场,甚至还能屡屡顺利通过国家标准检测,监管难咎其责。
虽然在对待涉事企业的处理上,山东省质监局反应迅速,处置果断,丝毫不含糊。连夜派出两个工作组,会同当地质监部门,进入涉事企业进行调查取证,值得称赞,但终究是“亡羊补牢”。
对于汽油造假售假行为,相关监管部门不可缺位或敷衍行事,更应“未雨绸缪”,严惩不贷,斩断其中的利益链条。正如网民“西坡”说,“调和油品应完善行业标准,对汽油中使用添加物的范围进行明确,永绝后患。惩罚不应仅仅针对调和汽油的生产商,下游的加油站等企业知假买假售假,亦难辞其咎。真正有效力的执法,就要让制假者、售假者真正感到疼痛,如此方能避免陷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打假困境。”
此外,数据合格而质量堪忧也是此次事件被诟病的症结所在。就汽油标准而言,健康、安全、环保等广义的质量,其实都集中在环保即公众关心的排放上。现行的汽油国家标准中规定,只要通过辛烷值、硫含量、苯含量等十几项检测标准就判定为合格的汽油,至于汽油里具体含有什么样的成分,并不在标准的检测范围之内,这就为调和汽油生产厂家带来了可乘之机。
跳出层层迷雾后,山东地炼汽油长远期走势利好尚存。
据笔者了解,目前山东地炼报价更为规范化,尤其体现在汽油方面,基本肃清了不达标汽油的报价,此次曝光事件对正规地炼基本没有风险,未添加甲缩醛等非法物质达标汽油都在正常出货。
长远来看,3·15晚会曝光调和油事件的影响将逐渐促成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
首先,这对原本上下游合法的深加工装置利好,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炼厂配套的深加工装置、正规操作的地方炼厂的深加工装置、虽为私营化工企业拥有但调油品原本销往炼厂的深加工装置等。
其次,调和汽油有需求空间,将促成深加工转型。众所周知,成品油要进入市场销售,必须进行调和,随着国家对油品升级要求的提升,未来调油品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作为调油品上游的液化气深加工行业也仍有可发展的空间,但其转型路线将逐渐清晰——未来将向规模化、集团化、高端化发展,很多小型的私人企业遭到淘汰,仅有部分原料来源有保障、生产成本低廉、产品质量上乘的企业有望得以保留。
同时,调和汽油的销售渠道将随之出现相应改变,非法操作或可被遏止。若之前的汽油主要卖给调油商,但随着调油商的市场份额的不断缩小,其销售渠道将由主要供给调油商向供给部分地炼转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地址: 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
邮编: 061100
电话: 0317-5232129
传真: 0317-5232129
中国石油 | 中国石化 | 中国海油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网 | 国际能源网 |
Copyright ©2011-2024. 河北中捷石化集团